把自我的利害得失放下,才能有通達天地萬物的智慧.


把病交給醫生,把命交給菩薩,如此一來,自己就是沒有事的健康人


凡事先不要著急,找對人,用對方法,在適當的時機,即可安然過關


不要光是口說感恩,必須化為報恩的行動


對於過去,無怨無悔,對於未來,積極準備,對於現在,步步踏實


減輕壓力的好辦法,就是少存一些得失心,多用一些欣賞心


活在當下,不悔惱過去,不擔心未來


做世間事,沒有一樣沒有困難,只要抱著信心和耐心去做,至少可以做出一些成績


化解不愉快的方法,是要誠懇,主動,明快,不要猶豫,被動,等待


學歷不代表身分,能力不代表人格,名位不代表品德,工作沒有貴賤,觀念及行為卻能決定一切


過去,未來,名位,職稱,都要看成與自己無閞,但求過得積極,活的快樂,便是幸福自在的人生


順逆兩種境遇都是增上因緣,要以平常心與感恩心相待


成熟的人不在乎過去,聰明的人不懷疑現在,豁達的人不擔心未來


環保最重要的觀念就是"簡樸"簡樸一點過生活,就是生活環保


失敗了再努力,成功了要更努力,便是安業樂業的準則


凡事要正面解讀,逆向思考


清楚知道自己的"需要"化解個人欲望的"想要"


對於"生命"要充滿無限的希望;對於"死亡"要隨時做好往生的準備


內心的苦難,增長我們的智慧;生活的苦難,增進我們的福報


聽到流言,先要靜心下來反省自己,有則改之,無則勉之;如果心浮氣躁,流言的殺傷力會更大


做老闆,得失心要少一些,把誠心,信譽放在心上,便會有勝算


家庭的溫暖在於互敬互愛,家庭的可貴在於互助互諒


人生要在和諧中求發展,又在努力中見其希望


少點成敗得失心,多點及時努力的精進心,成功機率自然會增加


處理私人的事可以用"情",處理公共事務,就必須用"理"


人生第一要務是學做人,那就是盡心,盡力,盡責,盡份


人往往因為沒有認清自己,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困擾


多積一點口德,少造一點口過,就是培福求福的大功德


做人處事要"內方"而"外圓,""內方"就是原則,"外圓"就是通達


凡是盡心盡力以利益他人來成長自己的人,便是一位成功者


奉獻是為了報恩,懺悔是為了律己


只要少閙一些無意義的情緒,便能少製造一些不必要的煩惱


一個笑容,一句好話,都是廣結善緣的大布施


逄人結恩不結怨,必能和諧相處,生活愉快


認清世間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事實,就能完成內心世界的真正平安


勤於照顧眾人的苦難是大福報,樂於處理大家的問題是大智慧


不要拿自己的鞋子叫別人穿,也不要把別人的問題變成自己的問題


為他人減少煩惱是慈悲,為自己減少煩惱是智慧


聰明的人,不一定有智慧,愚魯的人,不一定沒有智慧;智慧不等於知識,而是對人處理的態度


和和氣氣與人相處,平平安安日子好過


有智慧作分寸的人,一定不會跟人家喋喋不休


生命的意義在不斷的學習與奉獻之中,成就了他人,也成長了自己


安人者必然是和眾者,服人者必然是柔忍者,因為和能合眾,柔能克剛


剛強者傷人不利己,柔忍者眾必自安


與下屬共事,當以關懷代替責備,以勉勵代替輔導,以商量代替命令


要把眾生的幸福提起,要把自我的成就放下


肯定自己的優點是自信,瞭解自己的缺點是成長,善解他人的立場是尊重


少點口舌少是非,多點真誠多平安


對人付出友誼,伸出援手,就是在散發和樂平安的光芒


與人相遇,一聲"我為你祝福!"就能贏得友誼,獲得平安


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,放不下他人是沒有慈悲


以禮讓對方來成就自我,以尊重對方來化解敵意,以稱讚對方來增進和諧


做事時多為別人想一想,犯錯時多對自己看一看


讓人產生誤解,就是自己的不是


要有當別人墊腳石的心量,要有成就他人的胸襟


道理是拿來要求自己,不是用來苛求他人


佔有,奉獻都是愛,但有自利和利人的差別;佔有是自我貪取的私愛,奉獻是無私喜捨的大愛


利他,是不求果報及回饋的清淨心


自愛愛人,愛一切眾生;自救救人,救一切眾生


用奉獻代替爭取,以惜福代替享福


謙下尊上,是菩薩行者的重要功課


淨化人心,少欲知足,淨化社會,關懷他人


用慚愧心看自己,用感恩心看世界


煩惱消歸自心就有智慧,利益分享他人便是慈悲


要做無底的垃圾桶,要學無塵的反射鏡


學佛的人,有兩大任務;莊嚴國土,成熟眾生


包容別人時,雙方的問題就解決了


戒貪最好的方法,就是多布施,多奉獻,多與人分享


以全心全力關懷家庭,用整體生命投入事業


大的要包容小的,小的要諒解大的


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,環境也會跟著改變,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


若希望人際關係相處的好,就要把心量放大,多接納人,多包容人


好人不寂寞,善人最快樂,時時處處助人利己,時時處處你最幸福


現在所得的,是過去所造的;未來所得的,是現在所做的


擁有的多,不一定讓人滿足;擁有的少,不一定讓人貧乏


奉獻即是修行,安心即是成就


人品等於財富,奉獻等於積蓄


自求心安就有平安,關懷他人就有幸福


內和外和,因和緣和,平平安安真實在


我和人和,心和口和,歡歡喜喜有幸福


急須要做,正要人做的事,我來吧!


每人每天多說一句好話,多做一件好事,所有小小的好,就會成為一個大大的好


大家說好話,大家做好事,大家轉好運


好話大家說,好事大家做,好運大家轉


不要用壓抑來控制情緒,最好用觀想,用佛號,用祈禱,來化解情緒


現在擁有的,就是最好的,擁有再多也無法滿足,就等於是窮人


明知心不平安是苦事,就趕快以持念"南無觀世音菩薩"來安心吧!


心不平安是真正的苦,身體的病痛不一定是苦


經常少欲知足的人,才是無虞匱乏的富人


喜愛的就會想佔有,討厭的就會排斥,患得患失,煩惱就來了


 


(108自在語)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aire3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